新時代干部教育培訓地位更加重要、責任更加重大、任務更加緊迫。如何不斷提高干部教育培訓的質量和效果,持續推進人才強稅戰略?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記者對5位稅務干部學校校長進行了采訪。
新形勢下,稅務學校加掛稅務黨校的牌子,工作職能更加豐富。如何將“黨校姓黨”貫徹到教學工作的各方面,在干部教育培訓中突出干部政治能力建設,是各個稅校不斷探索的課題。
“莫道耕耘路,稅苑花正紅。”河南省稅務干部學校校長陳建國這樣概括新時期開展稅收教育培訓工作的體會。他認為,要堅持加強黨對稅收培訓工作的全面領導,旗幟鮮明講政治,增強教工、學員的黨性修養。他介紹,該校以河南省內三大紅色教育資源為依托,弘揚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和大別山精神,特別是近期又開發了弘揚長征精神的思政課,打造黨性教育特色課程。如何讓政治教育更具針對性、時效性?陳建國的回答是“扎實開展好大走訪”。圍繞省局黨委的新期待、新要求,針對機構改革后培訓項目的交叉融合情況,他帶隊到基層開展培訓需求的走訪調研,了解基層稅務干部和培訓師生的所思所盼,摸清新形勢下組織培訓需求、個人培訓需求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培訓內容及方式。
如何做到黨的思想教育與稅收專業化能力培訓并重?廣西稅務局黨校校務委員、廣西稅務干部學校副校長歐文銳認為,“黨校姓黨”要突出上好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主課,“稅校為稅”要服務稅收中心工作,抓好各類業務培訓。現在,該校每年辦班總數中有30%是以政治理論、黨性教育、政策形勢為內容的主體班。在稅收業務培訓班的課程安排中有30%的政治理論和黨性教育內容,突出政治引領。
如何提升黨校教學的效果?“要不斷推進理想信念和黨性教育類課程的創新。”湖北財稅職業學院院長、湖北省稅務干部學校校長張亮說,要突出重視紅色稅史資源的收集、整理與課程開發,著力創新多種教學模式的融合,把教師講述與學員角色扮演、課堂灌輸與現場體驗、理性分析與感性思維有機結合,增強教育的生動性和感染力,引導干部傳承紅色基因。
聚焦稅收工作主題主業主線,努力實現改革推進一步、培訓跟進一層,是稅務干部學校不斷努力的方向。
廣東省稅務干部學校校長王永民說,教學質量是一所學校的生命線,也是教師的本職所系。他認為,要把教學質量放在第一位。根據稅收現代化的需要,不斷調整培訓內容。充分發揮培訓促進改革的正向效應,使教育培訓更好地為稅務干部全面發展服務。“學為行所用”是該校在開展培訓時一直秉持的理念。今年4月~5月,該校通過手機APP展開“提升納稅人滿意度”微課線上專題培訓,培訓對象基本覆蓋廣東稅務系統納稅服務崗位所有人員,培訓內容涵蓋稅收征管、貨物和勞務稅等6類業務,共有50門專題課程。隨后,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1.1萬余名納稅服務崗位人員參加在線考試。記者點開王永民的個人公眾號,翻看一篇篇文章,能感受到他是一名教學質量“細節控”,《教室里的陽光》關注如何營造舒適的上課環境,《研討式教學引導魔方》介紹了研討式教學課程主持人應該具備的引導能力和思維意識……王永民將自己的思考記錄下來,也不斷運用于教學實踐。
應用新的技術手段提升教學質量,是各個稅校的共同選擇。
“推動培訓模式創新,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十分重要。”江蘇省稅務干部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馮生林認為,必須用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改造稅務干部的學習,全面推進干部教育培訓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線上,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打造學習興稅平臺,增加學習供給,積極引導稅務干部自主學習。線下,培育開發精品培訓項目,著力提高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