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名叫譚亞軍,是國家稅務總局丹江口市稅務局2018年派駐到廟坪村的扶貧第一書記、工作隊長。雖然大家都喊他老譚,其實他才30歲出頭,而“老譚”這個稱呼的由來也有故事。
2018年9月,譚亞軍來到廟坪村,把廟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困難家庭走了個遍。“大爺,老壇酸菜知道吧?”“知道知道。”“我就叫老譚,有事直接到村委會找我就行了。”“哦哦,那我曉得了。”為了盡快和老鄉們熟絡起來,他便想了這個接地氣的自我介紹。
名號還未傳開,恰逢《十堰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下發,老譚便與村兩委共同商議,從整治人居環境入手來帶動村容村貌改觀,促使農戶生活生產環境進一步提升。
老譚率先組織包戶干部每月“足印農家”,挨家逐戶引導村民做到“掃干凈、擺整齊、無污水”。有的村民對衛生整改不以為然,不耐煩地說:“我自己看著不礙眼就行,別多管閑事。”
這話傳到老譚的耳朵里,他不僅不生氣,反而鉚足勁兒去激發大家改善環境的熱情。他首先自己帶頭,每天吃完晚飯去路上打掃衛生;然后,以廟坪村三個人員比較集中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為示范,每月組織全村農戶相互觀摩、入戶檢查、集中評議;此外,每季度開展村小組間環境衛生評比,現場公布評議結果,并將評比結果在村內進行公示。這樣一來,村民都積極進行整改,主動打掃衛生,規整用具。通過這件事,大家都認可了這個年輕的扶貧書記,“老譚”的稱呼也逐漸傳開。
老譚清楚,想要幫助村民脫貧,必須發展相關產業。他利用廟坪村土層深厚、降水足的特點,鼓勵農戶發展柑橘、高糖南瓜、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并積極協調,從丹江口稅務局和十堰高明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爭取到7萬元發展資金,用于補貼經濟作物的種苗及化肥農藥,帶領村民創收。
村民李士海在老譚的鼓勵下,承包了橘園,于是就有了開頭的一幕。現在李士海的橘園從最初的5畝發展到10余畝,收入翻了兩三番。說起老譚,他笑得眼睛瞇成縫:“多虧了老譚,一直給我做思想工作,鼓勵我承包,還幫我申請補貼。現在兜里有錢了,身板也硬朗,每年都有好幾萬元的收入,日子好過多了。”
如今,廟坪村村民人均純收入從3000余元增長到6500元,50余戶近百名貧困群眾在老譚的幫助下脫離貧困,實現了整村“出列”。
“沉下心來,撲下身子,干就行了。”老譚深知,只有用實干精神才能換來脫貧成效的提升,用真情實意才能換來干部群眾的信任,這樣才不愧是大家的譚書記。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