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周永福,雖然鞋上沾著土,衣服上掛著草,但一臉自信的神情,讓人很難相信在2016年以前,他還是個吃著低保、家庭年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貧困戶。
周永福是新疆哈密市伊吾縣淖毛湖開發區三村的村民。因為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癥,他平日十分自卑,特別不愿與人交流,加上妻子又是聾啞人,夫妻倆只能靠打零工勉強維持生計。
2014年,國家稅務總局伊吾縣稅務局“訪惠聚”工作隊入駐淖毛湖開發區三村,時任副隊長田綱在了解到周永福家的情況后,多次與管委會、村委會干部溝通,希望能夠幫助周永福擺脫貧困。
“剛開始,我們去他家了解情況,他總是躲閃,好幾次都把我們晾在家里,自己躲了出去。”田綱回憶道,“當時我們‘訪惠聚’工作隊大力發展哈密瓜種植經濟,給周大哥分配了10畝地,但因為他不擅長種植,年底一算賬,反倒賠了錢。”
看著不少村民因為種植哈密瓜日子越過越好,而周永福家的日子一直沒起色,田綱有些著急。后來,他只要有時間,就會去周永福家坐坐、聊聊。“剛開始他很排斥,但時間長了,他慢慢愿意敞開心扉和我們溝通了。”田綱說。
熟悉之后,“訪惠聚”工作隊開始尋找適合周永福的脫貧之路。“販賣自家產的桑葚、勞務輸出、設立公益崗,我們和村干部嘗試了很多項目,但他始終搞不定。”田綱告訴記者。
正當工作隊一籌莫展之際,2016年國家出臺了扶貧幫扶政策,貧困戶可以免費領到兩頭牛。誰也不曾想到,這兩頭牛徹底改變了周永福的命運。
對于養牛,周永福最初也是排斥的。“我連自己都養活不了,還養牛?”周永福回想起剛養牛的場景時說道,“多虧了田綱他們的鼓勵,才讓我堅定了養牛的決心。”
“周大哥因為殘疾很不自信,我們能做的就是鼓勵他,幫他找書籍、查資料、陪他一起研究學習如何提高牛犢的成活率。”田綱說。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周永福的牛終于養了起來。“我還記得當時第一次交易的情景。牛過了稱,最后賣了3.8萬元,我從來沒有見過那么多錢……”回憶起當時的情形,周永福感慨萬分,“為了能讓我靠養牛賺錢,工作隊可是操碎了心,不僅邀請畜牧專家現場指導,還幫我聯系解決牛圈場地和肉牛銷路問題。”
隨著養牛經驗的增長,周永福的養殖場不斷擴大,形成了以40頭肉牛為基準數,20頭肉牛為機動數的“肉牛滾動發展模式”,并探索出了適合肉牛養殖的“周氏技術”。
今年受疫情影響,周永福與伊犁飼料廠訂購的牛飼料無法如期送達。周永福找到了“訪惠聚”工作隊現任隊長蔡墩。蔡墩幾經打聽,了解到淖毛湖鎮的一家飼料廠有牛飼料,就立即與其取得聯系。不到一天的工夫,30噸牛飼料就運到了周永福的牛圈里。不僅如此,伊吾縣稅務局還與周永福簽訂了農產品采購協議,幫他解決肉牛銷路問題。
現如今,周永福年收入約30萬元,是村里出了名的脫貧致富標桿,村民稱他為“牛司令”。脫貧后的周永福沒有忘記工作隊的幫扶,他先后多次在脫貧致富經驗交流會上分享自己的致富經,更熱情邀請鄉親們加入他的養牛事業。目前,已有8戶村民在他的帶動下,走上了養牛致富的道路。
“如果沒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沒有村干部和稅務局‘訪惠聚’工作隊的幫扶,我是過不上這樣的好日子的。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牛!”周永福說。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