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陳忠明介紹,穩外貿“稅務8條”包括: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切實提高審核效率,加快出口退稅辦理進度;進一步推廣無紙化申報,提升出口退稅便利化水平;堅持包容審慎監管,大力支持和促進外貿新業態發展;優化服務精準施策,發揮出口退稅政策的最大效應;加大支持力度,助力中小微出口企業渡過難關;打通產業鏈供需鏈,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始終堅持管理服務兩手抓,持續營造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
在穩外貿“稅務8條”出臺的同時,廣東省稅務局還配套發布了《廣東穩外貿出口退(免)稅政策指引》。對現行穩外貿出口退(免)稅政策進行綜合梳理,方便外貿企業查詢。
打通堵點 支持外貿新業態發展
廣東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廣東完成貨物出口1.82萬億元,同比下降8.5%,但降幅比第一季度收窄5.9個百分點。6月,進出口總額增速回到正增長區間,同比增長0.8%。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副校長、管理學博士寧少林認為,從上半年統計數據來看,廣東外貿進出口基本盤日漸穩定,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平臺共享經濟、外貿綜服企業、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等外貿新業態潛力顯現。但新業態發展仍面臨一些堵點和困難。
廣東“稅務8條”明確提出,要落實和完善包容審慎監管要求,大力支持和促進外貿新業態發展。今年以來,廣東稅務部門通過加強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出口貨物稅收政策研究,對市場采購代理出口貨物證明開具、免稅申報、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個人所得稅征收、出口企業所得稅征收等問題進行明確,穩定出口企業政策預期。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7月,廣東地區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出口額1495億元,同比增加455億元,增長43.75%。
此外,廣東稅務部門充分發揮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帶動中小微企業出口的作用。積極引導企業建立內部風險管控制度,建設內部風險管控信息系統,防范退稅業務風險,充分發揮其對中小微企業出口的帶動作用。今年1月~7月廣東稅務部門共為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辦理退稅7.3億元,有效緩解中小微出口企業的資金壓力。
打通鏈條 為出口轉內銷尋出路
針對外貿企業訂單減少、產能閑置的情況,穩外貿“稅務8條”提出,要用好稅收大數據,推廣應用產業鏈智聯平臺,著力解決出口產品在轉內銷過程中原材料供應不暢、上下游產銷脫節等問題,為出口產品轉內銷打通產業供需鏈條。
珠海國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移動通信行業的主流供貨廠商之一,年產值超億元,產品大部分銷往韓國及東南亞地區。3月以來,受疫情影響,國能新材出口銷售額僅有48萬元,同比減少超95%。“加大力度開拓國內市場,是當前破解外貿困境的新策略,但是快速找到國內市場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公司財務負責人譚宇表示。
面對企業的難題,珠海稅務部門輔導企業通過廣東稅務產業鏈智聯平臺尋找國內的需求方。在產業鏈智聯平臺上發布產品不到一天時間,國能新材公司就收到多家企業發來的需求信息。
在稅費優惠的支持及稅務部門多舉措的輔導下,部分廣東外貿企業已經在“出口轉內銷”中找到了“出路”。上半年稅收數據顯示,出口企業的內銷收入同比增長0.8%,增速高于各類企業平均水平4.0個百分點。
綜合施策 為外貿企業保駕護航
上半年,不少外貿企業陷入困境,資金鏈非常脆弱。對此,穩外貿“稅務8條”明確,要進一步深化“銀稅互動”,稅務部門與銀行共享納稅信用數據,鼓勵金融機構依據稅收大數據,分類別定制融資方案,支持中小微出口企業發展。
“稅務8條”還提出,擴大“一類出口企業”服務范圍,納稅信用等級為A級、海關企業信用管理類別為高級認證、外匯管理分類等級為A級的重點出口企業,可視同一類出口企業享受優質服務,經審核不存在疑點的,及時為其辦結出口退稅手續。此外,穩外貿“稅務8條”還從支持市場主體角度出發,明確在疫情防控期間新辦出口企業首次申報出口退稅、生產企業委托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代辦退稅,累計申報的應退(免)稅額未超過限額的,按照容缺辦理原則,及時先行審核辦理退稅,待疫情結束后再開展事后復核。
陳忠明表示,廣東外貿出口在全國占據重要地位,是穩住外貿基本盤的重要“戰場”。下一步,廣東稅務系統將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穩外貿穩外資工作的意見》,細化落實稅務總局“一提高三便利四支持”工作要求,持續優化出口退稅服務,用足用好各項稅收政策,為穩外貿貢獻稅務力量。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