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蘇省江陰市南泰家紡用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熱火朝天,機器聲此起彼伏,工人緊張有序地忙碌著。據該公司負責人張友謙介紹,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海外客戶陸續回歸,產品訂單激增。“如今,出口退稅兩個工作日就能到賬。有了資金的快速‘回血’,我們可以更好地開拓海外市場。”張友謙說。
據介紹,江陰市隸屬有著“全球布碼頭”之稱的無錫,全市共有紡織企業3000多家,被江蘇省經信委、省紡織工業協會認定為江蘇紡織服裝行業千億級產業基地。國家稅務總局江陰市稅務局對接企業需求,精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為紡織企業企穩復蘇推出一系列硬核措施。
減稅落地,市場主體添活力
疫情防控期間,江陰市稅務局線上線下緊密結合,通過稅務營商專員定向輔導等方式,“一企一策”,將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到位。
江蘇陽光集團是中國毛紡領域的領軍企業,擁有員工9000余名。疫情發生后,企業迅速調整生產方向,第一時間將3條高檔服裝生產線轉產醫用防護服,并加緊實施技術改造、面料采購和技術攻關等工作。目前,陽光集團已全線恢復產能,今年1月~6月銷售額同比實現逆勢上漲。疫情防控期間,陽光集團沒有裁掉一名員工,按時發放工資。
“這些都得益于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去年集團總計減免各類稅費7400萬元,為今年上半年全面復工提供了資金保障。”陽光集團財務負責人劉曉柯介紹說,“預計今年集團將減免稅費600余萬元。”
據悉,自今年2月以來,江陰市紡織企業平均用工人數持續增加,目前已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
快速退稅,企業資金有“活水”
江陰市稅務局在出口退稅各環節持續發力,大力推行“網上辦”“容缺辦”等服務措施,進一步精簡退稅環節,加快辦理速度,使企業資金周轉有“活水”回流。
江蘇紅柳床單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床上紡織用品的外貿企業,80%的產品用于出口。受疫情影響,企業2月出口訂單驟減,流動資金緊缺。了解到企業的實際困難后,江陰市稅務局立即為企業開通出口退稅“綠色通道”,特事特辦,使企業6300多萬元的退稅款快速到賬。“有了這筆退稅資金回籠,我們更有底氣調整產品生產策略,開拓海外市場。”該公司財務負責人湯國清說,目前,該公司海外訂單持續增加。
以“信”換“貸”,企業融資不再難
流動資金短缺是不少紡織服裝企業達產增產的“攔路虎”。為此,江陰市稅務局加碼“銀稅互動”,聯合當地金融機構推出“稅e融”“稅銀貸”“稅易貸”等信用貸款項目,將企業納稅信用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信用資產。
受疫情影響,江陰市澤豐紡織有限公司資金回籠困難。在稅務部門的協調和幫助下,該公司通過“銀稅互動”成功申請貸款1500萬元。“這筆貸款就是企業的‘救命錢’,不僅員工工資有了著落,而且企業資金周轉有了保障。”該公司負責人繆宇宏激動不已。
據統計,今年以來,江陰市170余戶紡織企業獲得納稅信用貸款2.6億元。
“稅務部門將以最實的舉措落實好各項稅費優惠政策,支持紡織業全面復工達產,健康發展。”江陰市稅務局局長萬慶濤說。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