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就是最佳答案,時間不會等待。
近半年來,被迫有了不少“余閑”,正好窩在家讀書。
“余閑”這個詞是從穆來納森的《稀缺》一書中看來的,時間就好像是金錢,你花了它就不是你的了,可是你一直不花它也不是你的,只有在你“可以花也可以不花”的那一刻,它才是你的。時間管理要求我們把事情按照“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分類,可是我們的日程表上經常全都是緊急。
近幾年做單位的公職律師,專門辦理稅務行政復議和訴訟案子,也會經常忙得懷疑人生。但研究案子之余,我需要對生活有一定的控制感,于我而言,閱讀就是我“控制”生活的方式。我可以控制讀書節奏,簡單的地方讀快一點,復雜的思想就慢慢品味,沒意思的可以馬上跳過,讀到后面還可以返回去看。閱讀,就像是一種以我為主的變速運動,讓我自己決定想要到達的地方。
這段時間,我啃了好幾本平時沒能靜下心來看的書。日本講談社出版的大部頭套書《中國的歷史》,既有局外人的中立視角,比之歐美的漢學著作又多了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深刻理解,顛覆了很多我之前的理念。楊早的《民國了》以當時的報紙和名人日記為素材,勾勒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細節,以全新的態度對待舊制度之下的地方權力和社會秩序,為看歷史提供了另一角度。而讀了金文京的《三國演義的世界》才知道,原來在真實歷史中,怒鞭督郵的是劉備而非張飛,火燒博望坡的也是劉備而非孔明,溫酒斬華雄的不是關羽,草船借箭的是孫權,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釋曹、三氣周瑜等故事其實是子虛烏有。在這里,我無法將讀過的好書一一列舉,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喜好。
讀書并不孤獨,我結識了許多有趣的讀書人。昆明東方書店的老板李國豪是一個堅守的文化人,實體書店本就經營不易,遭遇疫情,有很多都關張了,國豪的書店卻一直在靠情懷支撐,讓想讀書的我們有個去處,也讓這個城市有個存放靈魂的地方。云南大學的王鑫老師,三年前啟動了“書蟲”圖書共享計劃,每月組織大家開展兩次線上線下結合的書籍交換,讓那些沉睡在書架上的書流動起來,分享知識與收獲。在讀書會上遇到的許知遠,是一個充滿“偏見”的作家,現場聽他聊了寫“梁啟超三部曲”的初心、做“十三邀”的固執,短暫的交流后我還和他喝了一杯酒,也是難得的回憶。高級檢察官王玄瑋,是全國知名的青年法學家,不僅推薦給我很多專業書籍,還是個羽毛球高手,給了我很多羽毛球方面的指導。因為讀書相遇的人,總能讓我看到前行的方向。
大家都說,此次疫情像是給生活按了一次暫停鍵,在這段“暫停”的時間里,應靜下心做自己想做的事。閱讀能給我們什么?行動就是最佳答案,時間不會等待,正如那句話所說:“種下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武定縣稅務局)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