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布其沙漠地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三地,是世界上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評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范區”。最新數據顯示,庫布其沙漠植被覆蓋率已增長至53%。
據了解,在減稅降費等政策支持下,內蒙古在荒漠化防治與產業發展、農牧民脫貧致富良性互動的道路上行穩致遠。2019年,內蒙古共完成防沙治沙任務1405萬畝,占全國防沙治沙總面積的40%。
黃沙變金沙
光伏發電種“金”播綠
“光伏+治沙”是庫布其沙漠治理中探索出的創新生態治理新模式,在國際社會中獲得廣泛認可。
位于杭錦旗獨貴塔拉鎮的億利生態光伏發電綜合治理區,目前年發電量達9億千瓦時。
據介紹,該生態循環光伏電站全部建成后,預計可治沙改土10萬畝,年發電量可達14.7億千瓦時,節約標準煤約44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16.1萬噸。億利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光伏發電站自2016年開建以來,就獲得稅費優惠政策的大力支持。億利潔能等億利集團旗下參與荒漠化治理的各分公司、子公司享受西部大開發戰略稅收優惠、企業所得稅減免等稅費優惠累計超過3億元。”在建設生態循環光伏發電站的同時,億利集團探索出“板上發電、板間種草、板下養殖、治沙改土、產業扶貧”五位一體模式,先后為3000余名勞動力解決就業,帶動周邊貧困戶通過轉租沙地或以沙地入股,發展養殖業、清洗光伏板等獲得可觀收入,累計幫扶農牧民1000余戶。
在億利生態光伏發電綜合治理區東北向約200公里處,矗立著178萬塊太陽能光伏板,這是正在建設中的達拉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據介紹,該基地全部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40億千瓦時,有效治沙20萬畝,年減排二氧化碳320萬噸,節約標準煤135萬噸。
為確保參與基地建設的相關企業順利推進項目,國家稅務總局達拉特旗稅務局在項目實施的不同階段,展開有針對性的納稅服務,及時講解和落實相關稅費優惠政策。2019年,僅受益于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政策,中節能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光伏項目投資公司就合計享受到4436萬元減稅。“今年減稅降費力度更大,這7家企業今年全年預計可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5230萬元左右。”達拉特旗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沙地穿綠裝
農牧民腰包鼓換新房
阿拉善盟位于內蒙古最西端,常年干旱少雨。阿拉善左旗巴彥諾日公蘇木蘇海圖嘎查由于草場退化,牧草嚴重不足,許多牧民不得不外出務工。2012年,牧民馬忠強回鄉探親發現,成片的梭梭林在沙地上抽芽吐綠,很多鄉親通過加入沙產業合作社收入翻了好幾番,相繼蓋起新房。反復考慮后,馬忠強決定留鄉,并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加入宏魁蓯蓉集團黨委牽頭成立的沙產業合作社,種植梭梭樹和人工嫁接肉蓯蓉。他滿臉知足地告訴記者:“生態變好了,腰包變鼓了。外出打工一年能掙三四萬元,現在種肉蓯蓉,我家年收入大概有15萬元。”
宏魁蓯蓉集團是當地一家集梭梭種植、肉蓯蓉接種和相關產品研發于一體的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談到減稅降費,該公司董事長祁成宏表示“獲得感很強”。“一方面,減稅降費的力度越來越大,我們的負擔越來越輕。近年來,我們公司每年都能享受到數十萬元稅費減免優惠。今年力度更大,僅1月~5月,我們就享受到各項稅費減免46萬余元,這為我們發展沙產業增添了后勁。”祁成宏補充道,另一方面,稅務部門的服務越來越暖心細致,想納稅人所想,急納稅人所急,近年來稅費優惠政策密集出臺,稅務干部總是及時宣講,及時輔導落實。
據介紹,該公司共種植梭梭樹、肉蓯蓉100萬畝,嫁接肉蓯蓉20萬畝,其設立的梭梭樹基地和沙產業合作社共吸納1000余名農牧民參與,輻射帶動2萬多名農牧民通過種植沙產品實現增收。
截至2019年末,阿拉善盟累計完成荒漠化治理任務7800萬畝,草原植被覆蓋率由不足15%提高到23%。“草綠了,人富了。我們更要守護好這片綠色。”馬忠強感慨道。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