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地攤經濟”登上了各大媒體熱搜榜,全國多地發布了在一定條件下允許臨時擺攤、臨時占道經營的通知,許多經營者在街邊店前的一方天地里開起了“小超市”、“小餐館”,增添了城市的“煙火氣”。
“可算是撐過來了”
“岐山搟面皮,筋道又爽滑,油潑辣子配呱呱,味道正宗莫麻噠!”吆喝聲在街道上回蕩,西安市鹿苑街道田家村村民陳振江,正騎著三輪快餐車,在叫賣自家制作的陜西特色小吃搟面皮和呱呱(當地面筋的一種)。
5月下旬,陜西省政府發布通知,特別提出:“在不影響人行通道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城區臨街店鋪出店經營,允許大型商場適度占道促銷,允許在居民居住集中區開辟臨時攤點攤區,允許流動商販在一定時間和區域占道經營。”
得知這個消息,加上手頭沒事做,陳振江開始練攤貼補家用。“我原來在工程公司開混凝土車,受疫情影響,公司還沒有完全復工。這不,我撿起了家傳的手藝,銷路還可以,中午飯點的時候在各小區轉著賣,晚上就到夜市賣。一份六塊錢的搟面皮、呱呱一天下來能賣一百來份,掙的錢不多,可也夠一家日常的開銷了。”
談起將來的打算,陳振江侃侃而談:“我這個辣椒油是秘制的,搟面皮和呱呱都是手工的,適合咱陜西人的口味,回頭客挺多。聽說現在國家減稅降費的政策挺好,再攢點兒錢,我爭取也在這跟前開家店!”
在西安市鄠邑區,北轉盤美食街是當地吃貨的打卡“圣地”。美食街上,暖黃色的燈光下,一家名為“爛攤攤”的火鍋店,總能吸引顧客進店一探究竟,感受網紅小店的魅力。
“以前,我們在外面偶爾也擺過幾桌,但是底氣不足。現在地攤經濟漸漸被關注和支持,我們在外面擺桌感到心里踏實不少。”火鍋店的負責人王智濤笑著說,火鍋店客流量已恢復到往年6成以上,隨著經營狀況好轉,戶外出攤擺桌增加了一倍多,達到了12桌。
“現在經營情況比3月、4月好多了,政府有不少優惠政策支持,可算是撐過來了。”在店內來回穿梭的服務員中,有幾個學生面孔。“受疫情影響,大學開學晚,我就招了一些兼職大學生,業余時間過來幫忙。剛好今年享受稅收優惠省下4500元,再補幾百塊錢就夠兩個學生一個月的工資。”王智濤解釋道。
“夜市四處通風,消費也低,人們更愿意來逛”
“我來幫你梳頭發。”
“今年流行這個發色。”
“進來看看啊。”
……
晚上8點,武漢最繁華的保成路夜市,肖昊忙得不亦樂乎,他一邊招攬路過的行人,一邊幫店內客人佩戴假發,不一會兒,便賣出去不少假發、發卡、眉筆等商品。“地攤經濟火了,保成路作為有名的夜市,人流量越來越多。”肖昊說。
肖昊和媽媽吳金鳳在保成路夜市經營一家化妝品店,小店生意一直紅火,去年3月~4月,他又在菱角湖萬達開了分店。分店剛開始盈利,疫情卻來了。今年5月底,他們關閉了分店,專心經營保成路夜市的店鋪。
“萬達減了兩個月的房租,但我也不打算去了,因為沒有盈利。”肖昊說,“夜市四處通風,消費也低,人們更愿意來逛。”
由于化妝品、假發等主營商品并不是生活必需品,戴口罩讓彩妝的需求也有所降低。肖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清庫存,“過年前囤了貨,化妝品會過期,只能虧本處理。”
小小的地攤給肖昊帶來新的希望。除了為積壓的化妝品清庫存之外,肖昊還會帶著一次性噴繪紋身設備去鬧市擺攤賺錢,營業額也恢復到之前的1/3。
談及稅收,肖昊坦言:“國家對個體工商戶的優惠夠多了,我現在幾乎不用繳稅。有時需要發票,就直接在旁邊的街道稅收服務站領,非常方便。”
“慢慢地挺過來,總算從低谷里走出來了。”肖昊說,“疫情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但是經濟復蘇要靠每一個人的努力,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地攤雖小,卻給了我信心和動力。”
在成都市金牛區馬鞍東路擺攤賣粽子的楊師傅也講述了他疫情以來的經歷。
楊師傅原先在馬鞍東路租了一間鋪面賣粽子,雖然租金有點兒高,但是生意還算過得去。“1月底,隨著疫情的暴發,政府升級了應急響應級別,街上行人稀少,更別說來買粽子的人了。”楊師傅苦笑著說。
疫情停業期間,楊師傅沒有收入來源,只好忍痛停租鋪面,轉而占道擺攤。一開始,楊師傅一心躲避檢查,沒有心思做生意,東奔西跑一天下來掙不了多少錢。
后來,楊師傅發現管理人員對擺地攤商販的態度有了變化。這時,很少關注新聞的楊師傅才從其他商販處得知,為緩解疫情引起的就業壓力,成都市市政府允許占道經營,鼓勵馬路市場、流動商販等地攤經濟,稅務工作人員也走上街頭宣講疫情期間稅收減免優惠政策。
楊師傅高興地說:“現在,不用支付房租,也不用躲避檢查,收入都能夠裝入自己口袋,基本可以支撐家里的日常開支。感謝政府考慮到我們普通老百姓的實際需求!”
“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社會治理”
下午5點多,武漢東湖新城社區,老街燒烤已將桌椅擺好,準備迎接一天的生意。與以往不同的是,堂食雖然已經開放,但更多食客仍愿意在露天的桌椅上享受美味。
“顧客大多喜歡在外面吃,安全、通風。”老街燒烤的老板李倩說,把桌椅搬到店外后,生意好了一些,開放堂食近一個月,營業額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0%,10名店員一個都沒裁。
“困難都是暫時的,日子會越過越有盼頭的。”李倩一邊笑著,一邊張羅客人。
在小區、戶外擺攤,“擾民”“衛生”問題怎么解決?老街燒烤的折中方案是,晚上10點把桌椅搬回店內,門前打掃干凈才能歇業。
維護地攤良好的經營環境,社區也來幫忙。東湖新城社區專職副書記喻芳介紹道,為平衡地攤經營與居民生活,他們多措并舉:對投訴居民做安撫工作;對商家宣傳嚴格衛生、降低噪音、保持秩序;還聯合保安一起加強監督,確保流動商販收攤后的地面干凈整潔。
“小地攤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社會治理,這考驗著一個城市精細化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在喻芳看來,擺攤不能“一擺了之”,更不能放任自流。
稅務部門也在及時做好針對性的宣傳和服務,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武漢萬松園的夏氏砂鍋是一家經營了20年的老店,受疫情影響,停業3個月,虧損約100萬元。雖然已是晚上10點多,記者觀察到,夏氏砂鍋門口仍排了好多人,店內的桌子也都滿滿當當。在他旁邊,不少店家也已經擺出了桌椅,食客不減反增。
“我們店地段好,位于漢口夜間經濟最繁華的銀松路,雖然疫情使經營受到影響,但我有信心今年不會虧本。”老板夏威并不沮喪,“估計再過一兩個月就能恢復。”
夏威的信心部分來自于稅收政策的支持。據了解,像夏威這樣的個體工商戶,今年一年都不用再交增值稅及其他附加稅了。“江漢區稅務局人員一早就跟我聯系了,告知了免稅的好消息,僅增值稅一項,一年就可以省下幾十萬元,感覺擔子一下子卸掉了不少。”得知這個數字,夏威臉上露出久違的笑容。
“對于特殊時期臨時擺攤經營的個體工商戶,我們都第一時間與街道取得聯系,了解轄區內復商復市最新情況,再針對性地對他們宣講稅費政策,提供最優服務方案,幫助納稅人渡過難關。”武漢市江漢區稅務局萬松稅務所所長趙龍說。
城市中,街頭巷尾支起的一個個小攤位,組成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群像畫,為社會經濟添上了一抹亮色。
(參與采寫的還有:葉翩 王秋婷 董之玲 李超 熊偉 匡佳妮 廖厚坤)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