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云時代的來臨,大數據已成為經濟運行鏈條中舉足輕重的生產要素。利用真實、客觀、海量的稅收數據進行宏觀經濟分析是稅務部門的獨特優勢。聚焦挖掘稅收數據這座“金山銀庫”,盤活用好各類稅收數據,打造獨具特色的稅收話語體系,有利于更好發揮稅收在國家治理中的基礎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
圍繞“一條主線”,實現以稅咨政新突破。“一條主線”即聚焦稅收數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發揮稅務優勢,突出稅務特色,強化稅收分析職能,在高站位上獻好策、服好務。在充分借鑒國內生產總值(GDP)、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等指標編制方法的基礎上,緊緊立足稅收職能,從稅務部門最基礎最關鍵的稅務登記和增值稅發票兩類數據入手,創建納稅主體活力指數和納稅主體發展指數。其中,納稅主體活力指數是通過新增納稅主體、存量納稅主體以及開票納稅主體的變化趨勢,綜合反映納稅主體活躍度情況,衡量未來產生稅收貢獻的可能性;納稅主體發展指數是通過納稅主體一定時期開具發票金額與基期、上年同期、本年上期的對比,反映納稅主體直接參與市場交易活躍程度和變動趨勢。通過這兩類指數共11個分項指標為經濟運行“畫像”,實現對宏觀經濟、稅收走勢和稅收征管的先導性、指向性研判。
夯實“兩個支撐”,打造稅收分析硬基點。“兩個支撐”即平臺支撐和人才管理支撐,通過搭平臺、強隊伍,促進稅收經濟分析工作機制再優化,效能再提升。在搭建分析平臺方面,通過建立省級稅務部門之間、稅務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省局與基層稅務機關之間的數據集成和應用三項機制,實現分散存儲的內部稅收數據的集成化展現和實時化監控,稅收數據和經濟數據指標的關聯化展現,省內省外的數據實時化關聯,以及多部門稅收經濟分析數據的共享應用,營造立體化的稅收分析新格局。在強化分析隊伍方面,選調省、市、縣三級稅務部門熟悉信息系統數據結構、稅收政策管理、收入核算、統計模型等的高素質專業人員,充實到稅收經濟分析崗位。建立全省稅收經濟分析人才庫,盤活系統內稅收分析人員,通過培訓、在崗練兵等培養分析能手,打造適應新形勢要求的專業化分析團隊。
把握“三項重點”,促進分析質量再提升。“三項重點”即把握政策施向、改進分析方法、加強數據采集應用。緊盯政策施向就是增強大局觀念和敏銳性,緊扣中央和地方出臺的各項政策,更加聚焦服務“六穩”“六保”大局的各項措施,不斷拓展分析領域,實現從單一環節到產業鏈供應鏈、從經濟發展到經濟社會全面分析的延伸。改進分析方法就是改變傳統以稅種為主的分析維度,探索建立以行業分析為主的與地方黨委政府話語體系相適應的稅收分析模型,提高服務政府決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精準度。強化數據采集應用就是深入挖掘金稅三期系統、增值稅發票、出口退稅、重點稅源等稅收數據潛力,加快推進第三方數據共享,依托專業金融、財經數據庫,定期獲取外部經濟運行相關數據,提升對數據加工、處理和分析能力,不斷夯實稅收經濟分析的數據基礎。
強化“四維分析”,構建數據分析大格局。“四維分析”即將分散的分析維度進行整合,充分釋放稅收數據集成的生產分析效能。經濟運行分析。運用稅收數據,緊扣重要時間節點、重點行業領域、支柱性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重點建設項目等開展分析,總結提煉值得關注的情況,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稅務智慧和稅務方案。稅收走勢分析。加強稅源分析,通過對企業財務數據特別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三張表的分析,積極推進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主要稅種納稅能力估算,促進收入目標與稅源實際相符。政策效應分析。通過跟蹤評估稅收政策落實情況,深入開展政策落實效果分析,精準反映政策實施成效。國家和地區重大經濟發展戰略實施情況專題分析。自覺融入地方發展大局,圍繞中美貿易摩擦應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山東自貿區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等重點發展戰略,主動開展稅收分析,靠前優化稅收服務,更好地提高以稅咨政水平。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