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推出一批免費景點促進旅游消費。武漢瑪雅海灘水上樂園電子音樂節上,摩肩接踵,大批游客到場,這與4月解封前截然形成對比。其他城市零星出現的病例,讓公眾不再有當時疫情初發時的焦慮與恐慌。這份理性與淡定的背后,也有一份財稅政策保障的功勞。
構筑財稅后盾
“確診后,我每天注射抗病毒藥,補充能量針,打500元1支的免疫球蛋白、白蛋白,每日營養三餐、洗漱用品等費用,服用的阿比朵爾、蓮花清瘟等都由國家包辦。”曾患新冠肺炎的國家稅務總局鐘祥市稅務局副局長向樺說,“稅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康復后我重返工作崗位,備感稅務工作的光榮。”
財稅為救治提供了堅實保障。“確診住院患者人均醫療費2.15萬元,重癥患者人均超過15萬元,少數危重癥患者達幾十萬元甚至逾百萬元。”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熊先軍之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
截至8月4日,中國大陸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4491例,按人均治療費用2.15萬元計算,治療費將達18.17億元,其中湖北確診63138例,治療費將有13.58億元。
不僅如此,國家針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還陸續出臺了支持疫情防控、支持復工復產、支持穩外貿擴內需等一攬子財稅政策,“疫情防護救治補助和獎金、醫藥防護用品等免征個人所得稅”,“生產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全額退還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運輸疫情防控重點保障物資收入、公交運輸、生活服務、快遞收派服務收入免征增值稅”……一系列穩企業、保就業、惠民生的優惠政策實施,構筑了堅實的“財稅后盾”。
助力復工復產
“每晚夜市營收五六千塊,酒店‘活’下來,員工和家庭生活保住了!”疫后20多名員工開支、房租水電,像沉重的包袱,曾壓得湖北省襄陽市壹家臻品酒店負責人曾曉紅喘不過氣來,在襄城區稅務人員輔導幫助下,酒店獲增值稅及附加、社保費減免20多萬元。生活服務收入免征增值稅讓曾曉紅樹立了自信,“我覺得前行的路上,又鋪滿了希望!”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全國稅務部門及時落實國家既有及新出臺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財稅優惠政策,拓展“銀稅互動”范圍,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單位繳費,增強了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抗風險能力。湖北省預計全年減稅降費1200億元左右。
在湖北經濟學院教授林穎看來,“減稅降費對保住千千萬萬就業崗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影響最大。億萬中小微企業活下來、能發展,這是經濟增長的基本盤。”
多地財稅部門負責人表示,不管財政多么困難,凡是符合政策的稅費優惠,堅決減到位、免到位、退到位,切實減輕市場主體負擔。
支持防控升級
疫情緩解后,財政投入資金改造建設的基礎設施煥發活力。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全民健身中心、光谷科技會展中心等 12家方艙醫院撤除相關醫療設施設備后,逐漸恢復原有場館功能,車展、漫展、家裝展開始在這里排展;武昌區的洪山體育館,籃球場、舞蹈教室、英東游泳館均已正常開放。常態化防控這根弦仍未松懈,江漢經濟開發區方艙、東西湖國利華通工業園方艙、黃陂區體育館方艙、江夏大花山運動中心方艙4家方艙醫院將保留至2021年3月,一旦需要,72小時內可啟用。疫情期間建立的雷神山、火神山醫院,消毒“退役”備用。同時,武漢已制定醫療救治應急預案,預留13000張方艙醫院床位儲備,應對可能出現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反彈。
財政資金進一步向民眾健康領域傾斜,湖北投入大量資金開展核酸檢測,僅武漢就花費9億元,短時間內集中完成了990萬人的核酸檢測。
此外,湖北省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應急醫療救治、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等4大體系和應急指揮、監測預警、聯防聯控等8個機制,提高公共衛生法律法規和預案建設、基層公共衛生社會治理、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等8種能力;財政著力支持抗病毒藥研發聯合攻關、中醫藥發展、新興醫療快速成長、康養產業融合發展等項目,打造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湖北樣板”。
“財稅政策的民生溫度,讓廣大民眾即使再面對疫情也頗感安心。”林穎說。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