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動全市金融業增長5.8%
今年以來,我國持續加大逆周期調節,金融業整體表現好于全球。截至6月底,金融街5054家納稅企業,貢獻稅收3258.2億元,同比增收122.5億元,占西城區稅收比重為90.4%,占北京市稅收比重為39.8%。其中,1800余家金融企業完成稅收3180.6億元,同比增長8.2%,占全國和北京市金融業稅收比重為24.1%和70.3%,拉動北京金融業增長5.8%,對全市穩經濟作出積極貢獻。
上半年,從金融街分行業稅收數據來看,除互聯網批發和零售的發展滯后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明顯下滑外,互聯網信息服務、互聯網數據服務均實現超高發展,分別增長162.9%和854.8%,高于全市152個和520個百分點。
上半年,金融街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綜合采取合理降低費率、加大貸款優惠等措施,以金融之力抗擊疫情、支持復工復產。其中,郵儲銀行創新“小微易貸”產品,發放貸款101億元,同比增長400%;進出口銀行穩外貿穩外資貸款投放9047億元,同比增長50.62%;工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增幅達35.7%。
金融街金融業總體表現穩健
前5個月,金融街金融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0.3%,占全市金融業利潤率的42.8%。稅收方面,金融業細分行業中的貨幣金融業、保險業、資本市場服務業和其他金融業表現各不相同。貨幣金融業總體表現“穩健”,保險業和資本市場服務業因與市場關聯度較高,表現出波動的態勢。
上半年,貨幣金融服務業成為穩金融主要力量。金融街貨幣金融服務業完成稅收2840.7億元,占金融業比重近9成,同比增收182.9億元,增長6.2%。Wind(萬得公司)發布數據顯示,西城6家上市銀行今年一季度報,均實現業績增長。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光大銀行和北京銀行,合計實現歸母公司凈利潤2555.2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速在3%~11.3%之間。上半年,這6家銀行稅收增幅分別為14.9%、22.9%、101.7%、-57.1%、31.2%和37.5%。
上半年,保險業完成稅收112.3億元,同比下降1.1%。財產保險(40%)、人身保險(37.4%)和再保險(10.7%),三個子行業占保險業收入比重的88.1%。從稅收增速來看,財產險和再保險好于人身險。人身保險受投資收益下滑、疫情影響線下推銷影響,下降26%;財產保險和再保險分別增長25.3%和56%。
上半年,資本市場服務業受市場影響大,完成稅收71.6億元,同比增加1.7億元,增長2.4%。上半年分月來看,資本市場服務業為金融業四個子行業中表現較好的行業,前6個月稅收同比增速分別為5.2%、-16.5%、55.4%、18%、-10.4%和17.3%。
下半年發展還有不確定因素
下半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持續增加,國際貨幣基金(IMF)6月24日預測,今年世界經濟下降4.9%,世界經濟仍處于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從國內來看,“六穩”“六保”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以金融業為主的金融街,下半年發展不確定因素還有很多。
金融風險不斷上升,利潤下滑稅收穩中趨降。比如,不良貸款增加的風險。下半年,隨著實體經濟困難向金融領域傳導的滯后效應逐漸顯現,不良貸款會有所增加,增值稅增速會持續下滑。再比如,金融繼續讓利實體,稅收增速趨降。下半年,金融系統要完成向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的目標,其他貸款也要應延盡延等,商業銀行利潤增速很可能出現零增長甚至負增長,與之對應的所得稅收入會穩中趨降。
保險業機遇與挑戰并存。比如,保險業再次放寬外資準入門檻。2019年10月,國務院發布修改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放寬外資保險公司準入條件。保險業放寬外資會發生鯰魚效應,促進國內保險業競爭力提升,同時對國內金融業壓力和挑戰明顯。
資本市場不確定因素增加,未來可期。比如新三板改革順利進行,打通多層次資本市場。今年7月,新三板精選層的設立以及新三板轉板制度的落地,讓企業向上可以跨進創業板、科創板,向下能深入到創新層、基礎層。市場活躍度的提升以及新三板改革帶來經紀業務與融資融券業務收入提高,都將帶來稅收增長。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