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企業雪佛龍將今年的資本支出計劃削減40億美元,汽車企業雷諾公司今年將削減成本6億歐元,服裝企業李維斯計劃在全球范圍內裁員15%,節省1億美元成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近期不同行業的知名大企業紛紛削減支出,想方設法減輕財務壓力,努力增強自身的財務韌性。可以說,在當前形勢下,增強財務韌性已經成為企業的“必修課”。在此過程中,企業也必須高度重視稅務韌性,積極改進和提升稅務管理水平,這樣才能更好保障和促進財務韌性的增強。
所謂“韌性”,指從困境或危機中生存、恢復,甚至成長的能力,也叫“耐受力”。面對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企業唯有增強韌性,才能經受住風險的“擊打”,才能克服難關生存下來,不斷恢復發展活力并實現行穩致遠。畢馬威在日前發布的《疫情之后再出發:拓能韌性,倍道啟航》報告中,提出了企業韌性的三大支柱:財務韌性、運營韌性、商業韌性。其中,財務韌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倘若缺乏財務韌性,就無法保障運營韌性和商業韌性。
小河有水大河滿。實踐中,稅務與財務是密不可分的。企業稅務管理工作的成效,會直接影響企業的現金流和利潤水平,因而,財務韌性中還包括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就是稅務韌性。因此,要想增強財務韌性,必須高度重視提升稅務韌性,讓支流更加通暢、“水量”能夠得到有效調控,這樣才能使得財務的干流更加豐沛,更能克服高山深壑的阻礙。
那么,該如何增強稅務韌性呢?筆者認為,核心是要把控稅務確定性。具體來說,就是要在各種內外部環境變化下,及時、準確地把控稅務對企業現金流和利潤水平的影響,在合法合規基礎上將不利影響最小化、將有利影響最大化,讓稅務確定性助力財務提升靈活性和穩健性。從具體做法上看,建議企業注重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加強稅務支出預算管理,提前明確稅務對企業現金流的影響。企業須履行依法納稅義務,稅款支付在企業現金流支出中享有優先順序,這就需要企業提高稅務支出預算管理水平,確保稅款所需資金是明確的,做到既能依法按時納稅,又不致因稅款支付而影響其他資金安排使用。
根據筆者的經驗,企業對財務預算管理普遍非常重視,但卻對其中的涉稅數據(包括涉稅現金流、涉稅成本費用等)預測的準確性要求不高,對稅務實際發生額與預算的差異也缺乏跟蹤糾偏機制。這種情況就使得稅務支出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對財務韌性造成了不利影響。實踐中,甚至還有企業出現需要支付超出預期的稅款而導致現金流短缺的情況。對此,企業需要加強涉稅數據標準化,提高稅務信息化水平,以此為抓手提升稅務支出預算的精準性,并及時跟蹤實際稅負變化情況、靈活地做出調整和修正。
——加強稅務風險管理,防止因發生稅務風險而導致大額稅務調整的情況。企業發生稅務風險,特別是嚴重的稅務風險,不僅需要補繳稅款和滯納金,而且會給企業的聲譽帶來損害,不利于融資的進行和業務的開展。因此,企業應當從業務前端就開始努力消除這種極大的不確定性風險,在管理層層面明確稅務管理目標、風險偏好以及風險防控機制,在執行層面根據管理機制系統性梳理潛在風險點,提前制定好切實可行的防控舉措,并通過監控體系進行動態管理和分析,進一步筑牢“防火墻”,確保不發生重大稅務風險,防范對企業現金流和利潤水平造成超預料的沖擊。
——加強稅務精細化、智能化管理,努力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同時通過更專業、更精細、更智能的管理能力充分“挖掘”合規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空間,積極為財務“開源節流”。如前所述,稅務管理成本和稅款支出是企業重要的成本費用,會直接影響現金流。因此,要增強稅務韌性,還必須積極把控把控稅務管理成本及可享受優惠政策結果的確定性。
疫情再次凸顯出線上辦公、稅務信息化的重要性,建議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加強稅務信息化建設,以實現稅務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智能化整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化工具、科技工具的賦能,讓稅務韌性、財務韌性得到更顯著的增強,助力企業更好渡過疫情難關,進而實現長遠發展。
(作者為畢馬威中國稅務合伙人、畢馬威中國稅務高級經理)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