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稅收共治格局是征管體制改革的共識之一,也是提升稅收治理效能的重要落腳點。課題組設想,若積極擁抱信息革命帶來的機遇,把稅務監管與服務融入政務一體化平臺,將有效推動稅收共治格局的建成與完善。
——課題組組長牟可光
打造政務一體化平臺,是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應有之義,對于稅務機關來說,需充分利用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推動各方涉稅信息的交換和共享。
從各地已接入稅務功能的政務一體化平臺的實踐來看,課題組發現,由于缺乏統一的頂層設計與平臺支持,不同部門之間信息化程度不一。客觀存在的權責邊界,造成眾多“信息孤島”。政務一體化平臺的實現程度與理想狀態之間存在差距。課題組建議,打造政務一體化平臺應重點把握以下三方面:
頂層設計為先。頂層設計的要求不在于細節,而在于方向。應制定信息安全、基本架構、信息共享標準、軟硬件開發擴展等基礎性、綱領性的規則,使稅務部門與外部門的信息化系統有迭代、合并的可能性。
法規保障為重。強化信息數據提供、歸集和使用的制度約束,并對新技術的應用提供相應的法規支持。比如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政務服務領域,需依照法律,將服務對象納入區塊鏈管理范圍,保障數據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明晰權責為要。應捋順市場主體、稅務部門與外部門之間的關系,對各自提供、獲取信息的權利與義務有一個清晰的界定。于稅務機關而言,一方面是信息提供者,通過涉稅信息共享,為本部門及外部門的決策提供依據;另一方面也是信息獲取者,獲取來自金融機構、市場監管等部門的企業數據,能夠極大提升征管效率。
課題組認為,稅務部門積極融入政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將對構建稅收共治格局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給市場主體帶來極大便利。在政務一體化平臺上,可實現涉稅業務與其他政務統一受理、辦結,給企業和自然人帶來極佳的辦事體驗;由于各部門能夠交換、共享服務對象的全部必要信息,能夠進一步簡化優化跨部門審批流程和事項清單,大大提高各部門的辦事服務效率。
形成誠信納稅“防火墻”。隨著政務一體化平臺的完善和豐富,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稅務、市場監管等政府部門能夠共享實時交易數據。來源于各個渠道的納稅人所得信息都可匯總至稅務部門,有利于從源頭上遏制違規經營行為,也能幫助決策層獲取更加精準的涉稅數據,更好發揮稅收調節經濟的作用。
完善稅收大數據和風險管理機制。可以預見,基于信息高度共享的風險信用評估系統,將替代當前各部門相對獨立的風險控制系統。稅務部門通過共享風險納稅人的涉稅信息,方便市場監管部門展開調查,也能向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提示履約風險。相應的,外部門將其風險數據推送至稅務部門,也能減少稅款流失的風險,幫助完善稅收風險管理機制,形成多方共治共贏局面。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