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黃岡市英山縣金家鋪鎮李家山村,鄉親們一說起國家稅務總局英山縣稅務局駐李家山村第一書記朱繼承救牛的故事,都豎起了大拇指。
這事要從今年3月19日說起。這一天,李家山村的汪翠銀老人見天氣好不容易放晴,便把牛欄里的牛放出來。想不到,牛一發癲,轉眼就跑得無影無蹤。直到7天后,汪翠銀才發現牛的蹤影。
“朱書記,我家的牛找到了。”這天一大早,正在整理扶貧手冊的朱繼承接到了汪翠銀打來的電話。
“太好啦!你家那頭牛可是遠近聞名,聽說牛販子出價兩萬元你都舍不得賣。”朱繼承說,“牛怎么樣,受傷沒?”
“看著沒受傷,但是牛掉到橫隘那條大溝里了。”汪翠銀焦急地說,“我找不到人幫忙,你快幫幫我吧。”
朱繼承深知,在山區,耕牛就是百姓的“心頭肉”,也是他們脫貧的希望。汪翠銀是村里的留守老人,70多歲了,這頭牛是老人家里的主要勞動力。
“你別著急,我馬上過去。”朱繼承掛斷電話,叫上駐村稅務干部舒紅偉,拿上工具直奔橫隘。從村部到橫隘路程不近,道路是高低不平的土石路,中間還要爬坡過溝,兩人一路小跑,匆匆趕到。
到現場一看,朱繼承愣住了。橫隘是一條土路,一側是一個直通懸崖的大斜坡。這只牛就站在斜坡唯一的突起處,只要向后一步,就會滾落到懸崖下。聽村里的老人紀慰先說,自他記事起,在橫隘已經摔死十幾頭牛了,危險得很。
一頭壯年牛的體重在800斤~1000斤,靠人拉是肯定不行的,只能想辦法讓牛自己走出來。“這個坡太滑了,人走都費勁兒,牛從這邊上來很容易滑到懸崖下。”朱繼承一邊觀察一邊跟舒紅偉說,“從牛站的地方,到旁邊的小路也就五六米,那邊的坡比這邊緩,我們可以把坡上的幾棵樹砍了,用樹枝把坡填平,讓牛從那邊上來。”
朱繼承的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于是,他便指揮大家干起來。一直在機關里寫材料的朱繼承,自打進駐李家山村,就練就了拉鋸的好本領。油鋸砍樹,鐮刀砍樅樹枝,朱繼承邊砍邊讓舒紅偉和其他村民將樅樹枝密密實實鋪在坡上。時不時地,他還往溝里扔些青草,穩定牛的情緒。
中午12時左右,一條用樹枝鋪出來“橋”架在了牛和小路之間。朱繼承扶著汪翠銀老人沿著他們剛鋪的“橋”走到牛身邊,朱繼承牽著牛往“橋”上引,汪翠銀在旁邊吆喝。就這樣,他們一步一步地小心往前挪著……突然,牛后腿一滑,龐大的身軀一下子就趴在“橋”上。朱繼承沒有著急,慢慢安撫牛。牛慢慢地站起來了,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在大家焦急的目光中,朱繼承牽著牛終于走到了安全地帶。
“謝謝朱書記!謝謝舒同志!”汪翠銀老人握著朱繼承和舒紅偉的手,連聲道謝,然后高高興興地牽著牛回家了……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