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婷你好,前不久我們公司融資涉及的9億元資金賬簿印花稅問題已經妥善解決了,謝謝指導!”近日,國家稅務總局義烏市稅務局樓倩婷的微信里收到了一條感謝信息。盡管這件事辦理過程復雜,但對于已經解答過數千類似問題的“倩婷工作室”成員來說,早已習以為常。
從業務骨干到黨員工作室,從個人單打獨斗到專班化運作,義烏市稅務局打造的“倩婷工作室”,已經成為義烏稅務系統里一個專業化的品牌。
大廳里的“問診室”
走進義烏市行政服務中心的環形咨詢臺,身著制服的工作人員耐心解答著群眾的問題。當遇到涉稅問題時,工作人員查詢“疑難問題臺賬”后就能快速給予答復,如果碰到第一次出現的問題,他們會做好記錄,并流轉到“倩婷工作室”,等待解答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
“倩婷工作室”是辦稅服務廳的一支“青年黨員專家團隊”,由樓倩婷領頭,核心成員是6名黨員,包括財政學碩士、注冊會計師、信息化工程師、英語專業八級人才、法學人才等,最大年齡不超過35周歲,業務范圍涵蓋了稅收咨詢、電子稅務、國際稅收、社保業務等所有稅費業務。
“臺賬綜合利用”是工作室破解納稅人問題咨詢建立的快速反應機制。截至今年6月底,臺賬登記的各類復雜涉稅問題有342條。此外,工作室還成立了6個不同門類業務咨詢微信群,以“會診”形式解答納稅人問題。群成員“可進可出”,從而減少資源占用。疫情防控期間,工作室開辟了85212366電話咨詢中心,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電話輔導8694戶次。在線下,工作室利用巨量咨詢形成的大數據,實時更新制作25項常見業務的網上操作流程,參與編寫印制了《浙江省電子稅務局操作指南》7版和《小程序操作流程》2版。
據了解,受益于線上“問診”,義烏市稅務系統窗口現場辦理業務量大幅縮減,窗口數量已從2018年的近70個壓縮至2019年底的32個,今年將進一步縮減至20個。
多功能的“智囊團”
在全國縣級市里,義烏市的市場主體量最大,其中9成以上為小微企業和個體戶。工作室在實踐中發現,辦稅服務廳里每日接到的咨詢有很多是重復性的問題。推動納稅人首選網上辦理業務,成為工作室成員的一致心愿。
為進一步提升網辦效率,工作室推出“必須窗口辦事件”清單,由窗口辦理并登記受理臺賬,同時整合每周窗口辦件數據,重點分析每筆能網辦卻在窗口辦理的業務,通過精準施策,逐步推進網辦。
在推動納稅人三方協議簽訂“只跑一次”的過程中,工作室發現,由于不同銀行程序的差異,有些業務無法一次性完成驗證,導致咨詢量增加。工作室立即開展銀行摸排工作,并找到3家可開通直接驗證的銀行,通過反復溝通和系統測試,終于實現協議“直簽”,成功將窗口此類業務咨詢量從高峰時的每日110件下降至目前的個位數。
截至目前,能網辦卻在窗口辦理的事項數量,從3月初的1周125條縮減至當前的1周3條。截至6月底,義烏市稅務局網辦率達到96.97%,位居全省前列。
在完善一線服務模式的同時,工作室還需要解答大企業的專業涉稅問題。不久前,義烏某擬上市公司為降低涉稅風險,把近期發生的幾筆復雜業務報工作室,希望得到專業的指導意見。接到訴求后,負責此事的樓倩婷仔細查閱了政策條文及解釋,還咨詢了業內學者,最終給出合理建議。受益于此,公司在法律允許的框架內,減少稅款支出近百萬元。
“大企業服務難的是稅收政策的解讀和運用,而作為稅務干部,我們既要做到為納稅人考慮,又要依法依規,不越過職能邊界。”樓倩婷說。
智慧大廳的“先鋒隊”
為促進“非接觸式”辦稅模式常態化運行,目前義烏市稅務局正在加快推進“5G+智慧稅務中心”建設。
近日,位于義烏市北苑街道行政服務中心的智慧稅務建設工地上,工人們正加緊鋪設線路。從今年3月至今,負責工程的“倩婷工作室”成員龔偉懷就一直圍著項目轉。“設備招標是我們自己寫的標書,前前后后翻閱了政府采購網站上幾乎所有形式的采購標書,邊學邊寫,修改了10多遍,總算把這個‘硬骨頭’啃下來了。”龔偉懷說,從零學起的過程,最能體會責任的重要性。
在攻堅“5G+智慧稅務中心”建設的過程中,“倩婷工作室”集幾位青年黨員的智慧和特長,逐步攻堅納稅服務數據實時顯示、機器人智能問答、專家遠程視頻輔導、VR虛擬體驗等,助力基層納稅服務數字化的轉型。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