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別人扶貧,又發錢又送牛羊,怎么到你這里,盡是空口白話呢?”
“小胖書記要常回來看看我們喲!”
重慶市萬州區龍駒鎮是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老雄村是龍駒鎮的邊遠村,“兩山夾一溝”,居住有2448名村民。2017年9月,我作為“第一書記”來到老雄村,成為村里第2449個人。
“人窮了,連白螞蟻都欺負我。”這是我走訪的第一位貧困戶聽到的第一句話。向承銀老人的房子是土木結構,多處被白蟻蛀空,已經無法安全居住。我的第一次走訪是在門口完成的。這次走訪給我的觸動特別大,讓我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扎扎實實做一些事情,讓困難群眾對美好生活更有盼頭。
理想很豐滿而現實很骨感。缺錢缺人,沒產業沒規劃,怎么改變這一窮二白的現狀?我跟村干部幾次長談,摸透他們的想法;又花了一個多月走遍全村,和貧困群眾一家一家座談……路面硬化、水網修繕、危房改造,是最基本也是最迫切的三大難題,必須馬上解決。我也迫切需要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建立他們對我的信任。因為,有村民就直接問過我:“以前別人扶貧,又發錢又送牛羊,怎么到你這里,盡是空口白話呢?”
26.7公里村道中,11.4公里還沒硬化。一到下雨天,泥巴路上走一走,腳越走越沉,全是泥。經過勘測和討論,我決定先將村子進出的5公里主干道硬化納入規劃;拍下村里泥巴路的照片,拿著所有的資料,到鎮上和區里去爭取項目和資金……最終項目和資金都得到了落實。
村里雖然通了自來水,但好多人家里還留著大水桶——水里的泥沙太多,必須要沉淀后才能喝。為什么呢?于是我沿著水管一路走到水源地后才發現,水池、過濾系統、管道都因為年久失修出了問題。難辦的還是經費的問題!經過我向重慶市稅務局書面匯報,市局領導來實地查看,最終市局作為幫扶單位出資進行了修繕,讓村民喝上了清亮的自來水。
住危房而沒有改造的,往往都是村里的貧困戶。雖然國家有經費補貼,但日常生活都有些捉襟見肘的他們哪里有多余的錢來投入呢?這種情況下,我想到了一個辦法,把經費補貼集中使用,讓貧困戶們共建共住。在村里的支持下,我挨家挨戶去談。其中一戶就是那位向承銀老人。不增加負擔,又能住新房,貧困戶們當然很高興。新建房屋選擇了村里交通相對便利、各方面條件較好的地方。建好的房屋質量更好、生活也更方便。
三大難題都解決了,活兒沒有白干,和村民的信任也建立起來了。他們對我的稱呼,也由最初的“程鵬書記”變成了“小胖書記”。
接下來,我思考的是村里的產業發展。有一次在村民家搭伙吃飯,覺得他家的大米飯特別香。細問之下,了解到因為村子海拔比較高,水稻產量雖不高,但一年一熟的水稻卻特別好吃。咦,這不就是一條門路嗎?
我通過同學,邀請了農科專家對村里種植地進行了土壤和水質檢驗,選擇了最適宜的水稻良種,一下子就種植了200畝。市局大力幫扶,出資修建了配套的2.2公里人行便道。這是村里的第一個產業項目——高海拔有機水稻種植項目,每畝地能給農戶帶來4000多元收入。村里還結合實際建立其他農產品項目。目前,老雄村生態大米等品牌,在重慶范圍內都小有名氣。又建了農業電商綜合體,這個平臺項目被重慶市科技局列為重慶市科技計劃項目。2018年平臺為村民們帶來了超過50萬元的收入,2019年超過了100萬元。
現在老雄村已經通過了脫貧驗收,村子也越來越有生機和活力。經常有村民打電話給我:“小胖書記要常回來看看我們喲!”我作為老雄村永遠的第2449個人,打心眼里高興。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