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新雨后,江水清澈,青山蔥蘢,新安江兩岸黃澄澄的枇杷掛滿枝頭。世界環境日前夕,記者來到旅游城市安徽黃山,這里森林覆蓋率82.9%,地表水水質優良率100%,空氣質量優良率95.9%,在全國169個重點監測城市中位居全國第四、中部第一……安徽稅務部門在助力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上,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稅收賦能,守住綠水青山
干凈整潔的工程車間、科學規范的除塵系統、暢通有序的供熱管道……走進位于黃山市歙縣循環經濟園區的供熱有限公司,記者發現幾年前粉塵飛揚、黑煙彌漫的工廠,如今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公司總經理程成斌給記者列舉了兩組數字。一組是近幾年加大環保設備投入:2017年公司投入150萬元購進布袋除塵設備,2018年投入200萬元購進脫硫脫硝設備,2019年投入100萬元購進脫硫設備,今年還計劃投入150萬元建造脫硫塔;另一組數字是每年繳稅額不斷下降:公司環保稅從最初的50萬元,下降到2019年的不到10萬元。“加大環保設備投入不僅讓我們少繳了稅,而且改善了環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讓我們企業越走越穩。”程成斌說。
在黃山區龍崗工業聚集區,黃山弘亮生物能開發有限公司也享受到了減稅降費政策紅利,轉型成為“綠色企業”。該公司主要從事秸稈收購加工和生物能源研發銷售,成立之初由于資金緊張,技術不到位,不僅浪費資源,更嚴重污染了空氣。當地稅務部門了解到這一情況后,聯合科技部門上門為公司挑選符合條件的研究院,幫助其解決技術咨詢、設備研制等方面的難題。如今,公司已累計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稅收優惠200萬元。
科技創新,布局綠色未來
黃山市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工業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創新的工業發展之路。
作為國內綠色軟包裝行業龍頭企業,黃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季度實現進出口總額1071萬美元,同比增長24.68%。走進公司樣品展示間,塑膠彩印復合軟包裝材料等高新技術產品琳瑯滿目,“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試點單位”“創新型企業”等牌匾掛滿了墻。
“我們公司自主創新產品占公司銷售額的75%以上,稅收對我們的扶持非常大。”公司負責人孫毅告訴記者,該公司自2008年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以來,已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減免達2.13億元。
減下稅費,造福周邊百姓
“以前洪水一過,兩岸樹枝上就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塑料袋,現在情況可大不一樣了。”黃山市新安江流域生態建設保護中心主任畢孟飛介紹說,農村生活垃圾作為一個歷史性難題,其有效治理離不開黃山各個鄉村的“生態美超市”。
記者在新安江上游的休寧縣齊云山鎮龍源村普航組采訪時看到,正逢“垃圾兌換日”,村民們帶著紙杯、煙頭、礦泉水瓶、農藥瓶等垃圾趕來兌換生活日用品。“生態美超市”老板高興地說,得益于國家補貼以及減稅降費政策,超市生意紅火,環保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發展綠色產業,也讓農民得到實惠。近日,黟縣有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新種植的黑玉米在合肥各大超市上架。“受益于稅收優惠,我們公司成為黃山市最大的優質糧油種植基地。”有農公司負責人徐海波告訴記者,公司近年來各項稅費減免累計達到440多萬元,減下的真金白銀助力企業開展科技創新,公司研究開發的植保無人機可減少三分之一的農藥使用量,生態農業也步入了綠色快車道,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增收。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歙縣深渡鎮大茂社區黨總支書記姚順武提交的5份建議內容均涉及黃山市綠色發展。兩會前夕,當地稅務部門把一份題為《“新安江模式”下:全域綜合治理、系統生態修復工程中的稅收效應分析》的論文送到了他手上。姚順武告訴記者:“在生態保護特別是生態修復中,稅收可以發揮更大作用。稅務部門送來的論文讓我獲益匪淺,也讓我感受到稅務部門為綠色發展所做的努力。”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