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監督”,精準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法治+科學”,優質化組織稅費收入;“鞏固+提升”,常態化推動“非接觸式”辦稅;“機器+智慧”,智能化實現稅收數據分析
當前,全國各級稅務機關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黨委“四力”要求,積極服務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山西省稅務部門加大力度,在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組織稅費收入、推進“非接觸式”辦稅、開展稅收數據分析四個方面著力,為山西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貢獻稅務力量。
“服務+監督”,精準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是以宏觀政策對沖疫情影響的重要方面,是當前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必須精準有效落實到位。要網格化管理。山西稅務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分片包干、分類施策,建立面上的網格化責任制和點上的“一對一”責任制,逐一明確推進政策落實到戶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精細化服務。逐一梳理每一項政策可享受優惠的企業戶數,推送基層稅務局,并采取點對點的方式進行輔導,確保每一戶企業都知政策、會操作、能享受。要加大監督保障。充分發揮稅務機關內部各監督部門作用,構建黨委領導、協同聯動,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大監督機制和格局。通過優化監督機制,加強對政策落實的跟進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落實中的偏差,確保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精準落實到位。
“法治+科學”,優質化組織稅費收入。堅持依法科學組織收入不動搖,努力實現量增質優不懈怠。要科學研判。把利用增值稅發票監控企業復工復產情況與研判組織收入形勢相結合,動態掌握稅源變化情況,結合減稅政策、同期基數等因素,逐月、逐季研判稅收收入走勢,牢牢把握組織收入工作的主動權。要主動溝通。客觀分析疫情對稅費收入的影響,在算好賬的基礎上主動向地方黨委政府匯報,及時與財政、人社等部門進行溝通,積極推動合理調整稅收收入和社保費預算。要強化法治。堅持依法行政,嚴格依法依規征稅收費,堅決不收“過頭稅費”,堅決不搞大規模集中清欠、大面積行業檢查和突擊征稅,堅決禁止采取空轉、轉引稅款等手段虛增收入。
“鞏固+提升”,常態化推動“非接觸式”辦稅。疫情期間,山西稅務部門積極拓展“非接觸式”辦稅服務事項,對外公布了“非接觸式”辦稅工作指引,梳理了4個辦稅清單,明確了193項網上辦理事項,173項全程網上辦理事項。目前全省正常管戶的95%近103萬戶納稅人選擇網上辦理業務,網上申報率達99.75%,納稅人足不出戶即可辦理91%以上的日常業務。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山西省稅務部門積極引導納稅人改變辦稅習慣,優先使用線上平臺、自助方式、雙向預約等“非接觸式”方式辦理涉稅事項。推進電子稅務局和智慧稅務建設,優化“全程網上辦”事項功能,讓納稅人能夠選擇最方便、最智能的方式辦理日常涉稅事項。積極拓展不見面的咨詢渠道,優化電子稅務局“我要求助”功能,提供全天候“問診”服務,實時解決網上辦稅發現的問題。
“機器+智慧”,智能化實現稅收數據分析。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好數據服務大局工作,智能化是大方向。山西稅務部門進一步發揮稅收大數據的獨特優勢和內在價值,推動數據分析工作提檔升級并不斷向智能化邁進。構建多維模型。圍繞“三個打開、四種狀態、五個要素”,在大數據平臺中,分行業、分經濟類型、分區域、分稅種構建多維度分析模型,確保自動生成的分析報告框架及要點能夠滿足各方需求。精準讀取數據。以需求為導向,加強供需對接,科學確定需要讀取的數據和選取的指標,進行精準匹配,做到實時取數、精準取數、智能取數。打造分析精品。著力選拔培養大分析師、大數據管理師等人才,配強配優數據分析專班人員,形成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分量、有價值的分析報告。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