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收集、整理、共享供需信息,從地區、行業、工種等不同角度提供涉稅數據,支持決策。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先后出臺了5批23項稅費優惠政策,聚焦疫情防控,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但是,受疫情影響,產業鏈上下游復工復產進程有快有慢,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部分企業“缺人缺料,難復產”“少訂單缺銷路,復產難復銷”等供需方面的困難。稅務部門擁有海量信息資源,在溝通供需信息方面擁有天然優勢。筆者結合國家稅務總局大連市稅務局的實踐,探討稅務部門如何發揮自身信息平臺和數據優勢,為企業上下游供需牽線搭橋,助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復工復產復銷政策。
發揮增值稅發票的獨特優勢。稅收數據,特別是增值稅發票數據,能及時、全面、真實、動態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和最小顆粒度地反映經濟活動價格、規模、流向、流量等情況。
從時間上,筆者對大連市全部企業春節復工復產以來(2月10日~4月10日)每日開具增值稅發票戶數和金額作了統計,并按照可比口徑與去年同期進行比較。分析顯示,復工復產以來,經濟呈現好轉趨勢,開票戶數由第1周的29842戶,開票率52.7%;恢復至第9周的75137戶,開票率達到100.3%。
分地區看,大連市各地區復工復產情況有差異,截至第9周,全市各區開票率均達到去年的90%以上,長興島、保稅區分別達到130.1%和125.9%。有的區縣購進發票數量增長較多,金額偏低,反映復工復產愿望強烈,但采購規模不大。
分行業分析,發票數據顯示,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繼續保持較好的復工復產態勢。一直處于低谷的生活服務業開始緩慢復蘇,其中住宿和餐飲業第9周開票率達到78.0%,開票金額為去年同期的70.7%,達到復工復產以來的最高值。通過分析不同行業和地區發票的流量、流向情況,大連市稅務局配合市政府復工復產工作組,從供銷兩端全面分析,精準匹配供應商。在征得供需雙方同意后,向需求方推送商品供應方的信息,在供需雙方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實現產銷對接。
結合海關數據分析外貿情況。梳理海關報關單數據、出口企業申報退稅數據,分析外貿出口情況以及疫情對出口企業經營的影響,給予政府數據支持。大連市農產品第一季度出口額6.22億美元,同比減少2.28億美元,降幅27%。分析原因,水產品是大連市農產品代表性商品,水產品加工行業前期原材料庫存充足,在原材料采購方面受疫情影響較小,但由于其勞動密集型特征,用工人員不足造成復工復產率低。同時,海外疫情蔓延導致已有訂單流失增加且新訂單簽約緩慢。筆者認為,應借機打開國內水產品消費市場和渠道,從依賴餐飲企業需求到直接進入居家烹飪。進行水產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創新,借助中歐班列打開“一帶一路”市場。
用好電子稅務局和12366收集信息。稅務部門應充分挖掘平臺潛力,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收集、整理、共享供需信息,從地區、行業、工種等不同角度提供數據,支持決策。充分發揮電子稅務局和12366稅企互聯、信息收集的作用,及時采集整理納稅人復工復產過程中,出現的物流貨運、原材料短缺、產品滯銷、用工需求等問題,配合政府制定切實有效的解決辦法。2020年2月、3月大連市稅務局12366納稅服務熱線電話人工接通量分別為4.09萬次、6.06萬次,智能咨詢接通量為10.18萬次、12.18萬次,咨詢主要集中于疫情防控期間關于增值稅、房產稅、個人所得稅等優惠政策及征收管理具體規定。電話內容的豐富和電話數量的增加,反映了企業對優惠政策的關心和對復工復產的熱情。應不斷完善復工復產的政策解讀信息,增加智能咨詢范圍,進一步提高效率,階段性反饋供需數據,幫助企業了解全市、全省、全國復工復產情況。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大連市稅務局,韓燕暉對本文亦有貢獻)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