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核心區域,農產品資源充足,特色品種豐富,農業基礎地位牢固。日前,三地稅務部門以稅收宣傳月為契機,聯合開展“政策下鄉助農惠農”幫扶行動,全面落實國家惠農和防疫稅收政策,為推動涉農企業渡難關、強發展貢獻稅務力量。
在全國聞名的“茭白之鄉”上海市青浦區練塘鎮,這時節已是滿眼蔥綠。農戶在茭白田里抓緊勞作,麻利地進行疏苗管理。“茭白一年中分春季和秋季兩次收獲,我們的春季種植工作已基本完成,不久大家就能吃上新鮮美味的茭白了!”上海世鑫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金弟歡快地說。
他告訴記者,該合作社的菜農已全面復工,已種植茭白300多畝。“這次多虧有稅務部門的靠前服務,我們一投入生產,他們就抽調業務骨干,給我們輔導農產品稅收優惠政策,目前我們合作社的免稅銷售額已達400多萬元。”他說,“這幾年‘練塘茭白’熱銷長三角地區,今年雖然遭遇疫情,但有了國家政策的幫扶,我們信心十足,今年一定會豐收、暢銷!”
這些天,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平望鎮江瀾農業大棚內的香青菜長勢喜人。香青菜是吳江傳統特色珍稀蔬菜品種,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歷史。
蘇州江瀾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金文娟告訴記者:“以往,學校和企事業機關單位食堂是我們這些蔬菜的購買大戶,今年受疫情影響,很多單位食堂暫停運營,公司的銷售量與往年同期相比下降了不少。”
吳江區稅務部門得知這個情況后,立即安排稅務人員走訪企業,精準投遞稅收優惠政策。金文娟說:“之前微信上就收到了稅務部門的政策推送,現在又收到了46萬元的社保費減免紅包,這讓我們對企業復工復產后盡快恢復狀態充滿信心。”
據了解,目前該公司已與蘇州市民卡服務中心、郵政等部門開展網上銷售合作,并與長三角地區的蔬菜采購商簽約,努力開拓銷路,爭取把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浙江省嘉善縣姚莊鎮的蘑菇種植產業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有“中國蘑菇之鄉”的美譽。傳統出菇季節是每年十月至次年四五月,眼下正是食用菌產銷的關鍵時刻。
在寧遠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控溫控濕出菇房里,雪白的蘑菇狀如鵝掌,幽香浮動。然而,該公司負責人沈君林前些日子卻高興不起來。受疫情影響,蘑菇采摘和銷售受阻,企業面臨很大的資金回籠壓力。
這時,嘉善縣稅務部門的駐企服務小分隊為企業送來“及時雨”,稅務人員第一時間梳理涉農稅收政策,面對面講解,點對點幫扶。
“稅務部門把將近10萬元的階段性社保費優惠紅利及時送上門,一下子緩解了企業的資金運營壓力。”沈君林高興地說,“有了國家優惠政策的加持,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考驗。別小看這些蘑菇,我們公司下一步的戰略目標就是把它包裝上市,讓美好的浙江味道不僅飄香長三角,還要揚名海內外!”
青浦區稅務局副局長張振明表示:“防疫不松勁、春耕不誤時。全面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為農業企業紓困解難,不僅保障長三角地區老百姓的‘菜籃子’,更是推動示范區全面復產復工的重要舉措。我們三地稅務部門將聯手加大服務力度,提高服務質量,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提供強大的稅收助力。”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