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房租、水電、人工、原材料等支出,成為中小微企業復工的“開門七件事”。“缺錢”成為不少中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的第一道“路障”。
“我們教育培訓行業受疫情影響很大,線下培訓完全無法開展,可員工工資又不能斷發。”重慶樂教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張家萃介紹,他們是開展教師發展培訓和無人機飛行培訓的一家小型企業,因資金緊缺、抵押物少,貸款困難,復工之路首先就卡在了“錢”上。在當地稅務部門和銀行的幫助下,樂教科技3月24日申請了建設銀行“云稅貸”項目,憑借良好的納稅信用,無抵押貸款100萬元,兩天到賬,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小微企業普遍面臨資金回籠慢、流動資金少等困難。同時,因為可抵押物少,也無與銀行合作的記錄,很難申請到貸款。建設銀行重慶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小微企業普遍存在提供抵押物不足、財務報表不全等問題,導致其較難滿足審貸指標。但企業的納稅數據具有真實、及時、科學、有效等特點,增值稅、所得稅等數據和企業購進、銷售等日常經營活動息息相關,銀行可用納稅數據通過模型推算,較為真實地還原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自國家稅務總局與中國銀監會聯合發布通知正式開展“銀稅互動”以來,重慶稅務部門和銀監局、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起緊密型、常態化的銀稅合作機制,深挖數據價值,將納稅人無形的信用資產轉變成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有形資金。據統計,今年1月~3月,重慶27家銀行的“銀稅互動”項目為7865戶企業和個人投放27.21億元信用貸款,有效破解了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難題。
不僅如此,“銀稅互動”項目涵蓋的范圍也在逐漸擴大,更多納稅人受益于自身的良好納稅信用。今年,針對疫情期間小微企業更加迫切的資金需求,國家稅務總局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和加長版稅收宣傳月期間,兩次擴圍“銀稅互動”受惠企業范圍,從納稅信用A級、B級企業擴大至M級、C級企業。同時,從企業擴大至納入各省稅務機關納稅信用評價試點的個體工商戶。
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納稅服務處處長沈軼介紹,這兩次擴圍后,重慶地區近九成參評納稅信用等級的企業都能申請“銀稅互動”項目,大約增加22萬戶企業納稅人。加上之前的A級、B級納稅人,滿足“銀稅互動”項目準入門檻的重慶企業擴大到46萬余戶。“準入門檻的降低,將進一步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更多資金支持。”沈軼說。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