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以信用風險分類監管試點為契機 推進建立“雙隨機、一公開”新型監管機制
去年以來,崇左市市場監管局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率先在全區開展跨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管工作和信用風險分類監管試點工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整體推進,全面覆蓋,完善“雙隨機、一公開”體系建設
一是整體推進。從2017年起率先開展跨部門聯合“雙隨機”檢查工作,共開展市場主體檢查31次1264戶,避免了多頭執法、重復檢查,并將部門隨機聯查抽查監管常態化。
二是全面覆蓋。印發了涉及31個市直政府部門共161項的整體工作計劃,覆蓋了所有行政執法部門和檢查事項清單,實現了“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形成常態化管理機制,“雙隨機、一公開”在市場監管領域全覆蓋。
健全制度,搭建平臺,探索市場主體信用分級分類監管
一是健全制度。以行政處罰、經營異常名錄、“黑名單”、法院失信被執行人信息、信用承諾履約和抽查檢查等因素為重點,完善信息歸集制度;對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劃分為守信、警示、失信、嚴重失信等四個類別,建立基礎性指標體系制度;對市場監管系統可開展的行政許可、信用修復等信用承諾相關事項記入信用記錄,建立信用承諾制度。
二是搭建平臺。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立了崇左市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系統,自動將全市市場主體劃分為“守信”、“警示”、“失信”、“嚴重失信”四類,實現實時動態更新,并對相關市場主體信用風險狀況進行監測、提示、預警。
精準指向,差異化實施,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與信用風險分類監管有機結合
一是精準指向。對守信市場主體在準入環節提供便利,實行“不舉不查制度”,降低“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比例;對失信和嚴重失信企業納入監管重點,提高“雙隨機、一公開”抽查比例,并依法在相關領域對其經營活動進行限制或禁入,暫停便利措施。
二是差異化實施。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風險分類監管有機結合,按照“守信、警示、失信、嚴重失信”四個類別進行隨機抽取,抽查比例分別為14%、20%”、38%、60%,執法資源得到科學合理調配。今年以來,已針對9個“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計劃實行了差異化抽查,共抽取出經營戶315戶。
通過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實現了從過去單純注重對市場主體準入、經營資格和登記事項的監管,向注重市場主體公示信息、行為監管等信用監管為重點的轉變;實現對風險行為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置,提高監管及時性、精準性、有效性,更好服務‘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提升智慧監管能力。
下一步,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與“雙隨機、一公開”抽查相結合,實現監管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減少對企業的“干擾”,為打造一流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河池:圍繞“四個目標”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河池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各項部署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河池市市場監管局窗口工作人員指導申請人進行企業登記注冊(唐鴻/攝)
圍繞“減包袱”,推行企業開辦“零成本”
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主動爭取地方財政支持,新辦企業獲得政府全額補貼“四章一盤”、第一年維護費以及免費寄遞服務,企業開辦成本從2018年的1011元/戶降至0元。預計一年可節約企業開辦成本500多萬元。這一“減包袱”措施使廣大企業得以輕裝上陣,上半年市場主體逆勢增長。
圍繞“少跑腿”,優化一窗服務水平
建設“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專區”,推行“證照聯辦”套餐,實現“一窗受理,后臺流轉”。開展“銀企合作”將企業登記窗口從政務服務大廳向金融網點延伸,銀行全程免費代理新辦企業7個事項服務,打破只有到政務服務中心才能現場開辦企業的傳統模式,全市新辦企業電子化率從2019年的59.22%上升至2020年的94%。
圍繞“穩增長”,探索平臺經濟發展新模式
積極探索“互聯網+服務業”平臺經濟發展新模式,推動巴馬縣“云創天地”平臺發展。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使用平臺提供的網絡經營場所解決個體工商戶登記入駐的“堵點”問題,高效推進全流程無紙化網上辦登記服務,促進市場主體高效落戶。
圍繞“保民生”,創新作為服務“夜經濟”發展
深入貫徹全國兩會精神,積極融入,靠前履職,簡化食品小餐飲、小作坊登記流程和辦理備案,護航城市“夜經濟”發展。今年5月下旬以來,全市共劃定臨時經營街(區)145條(處),增加夜間擺攤經營小餐飲1100余處(戶),從業人員3000余人。
下半年,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區市場監管工作會議精神,以創新求變的精神,敢闖敢干的勁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激發市場活力,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梧州:積極打造“全員辦案”模式 努力開創梧州執法新局面
創新打造“梧州執法模式”,高位推進“人人都是辦案者、科科都是辦案單位”的全員辦案模式。今年以來,共辦結“兩品一械”案件153起,位居全區前列。
▲4月28日,梧州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藥店藥品拆零銷售情況進行檢查。(郭賽/攝)
強化頂層設計,創新執法模式
一是出臺全員辦案制度。出臺《全員執法辦案制度》,實行科室之間、科所之間、所所之間、市縣之間聯動辦案、聯合辦案,有效破解“兩品一械”執法人少事多的難題。
二是創設行業痛點清單。先后出臺化妝品經營環節、零售藥店中藥飲片、GSP檢查等3個稽查工作要點,設計行業監管痛點清單3套,整理樣板式典型案例5個,統一規范全市藥品經營違法行為的查處模板,打造執法辦案新利器。
持續高位推進,以“三早”促落實
任務早謀劃。年初根據監管實際情況,整體謀劃全年的執法辦案總體思路,抓先抓早定下工作目標、工作重點的總基調。
任務早部署。在自治區績效考評指標初步明確后,迅速召開“兩品一械”案件查辦推進會,對年度案件查辦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工作氛圍。
任務早督導。指定人員負責統計每周、每月案件進度情況,并派出督導組對各縣(市、區)局進行案件查辦、督導、業務指導,形成上下聯動的良好工作機制。
堅持多點發力,監管成效突顯
一是以落實GSP規范為切入點,迅速打開案件查辦局面。開展違反GSP規范專項稽查行動,特殊管理藥品、疫苗質量等專項整治行動,共檢查藥品經營企業850家次,藥品使用單位215家次,立案120起。聯合區藥監分局召開藥品零售連鎖企業座談會,督促企業主動落實主體責任。
二是以部門聯動為著力點,切實加強行刑銜接。與藥監分局分工不分家,發揮各自職能特長,從重從嚴從快查處無證銷售醫用口罩案,銷售“三無”口罩案等一批涉疫案件23起。同時,深挖案源,強化行刑銜接,聯合公安部門查辦了一起重大藥品制假案件,搗毀制假窩點1個,售假窩點4個,繳獲“黃道益活絡油”假藥6400多瓶,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
下半年,將嚴格落實“四個最嚴”要求,主動擔當作為,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梧州執法模式,堅決守住“兩品一械”安全底線,高標準推進“兩品一械”監管執法工作,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