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廣西市場監管局繼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落實“六穩”“六保”要求,靶向施策,進一步放寬登記條件,降低準入門檻,優化服務效能,全面推動市場主體投資創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在疫情防控中實現了市場主體快速增長。今年前6個月,全區新登記市場主體36.07萬戶,同比增加26.92%。數據表明,廣西各行業正在復蘇,市場力量在凝聚迸發,市場主體信心逐步建立,為全年穩增長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為了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保住市場主體、穩住就業這個“壓艙石”和“蓄水池”,廣西市場監管局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以優化營商環境為主旨,不斷提升登記注冊便利化。全面落實市場主體設立登記全程網上辦。結合疫情防控,依托廣西商事登記全程電子系統、廣西數字政務一體化平臺,在全區范圍推廣市場主體開辦、注銷等全部的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全程“網上辦、一網辦”。截止6月30日,通過全程電子化服務平臺完成市場主體設立登記59476戶次,全程電子化率達78.52%。擴大容缺受理范圍。對非關鍵性材料、屬疫情防控需要等情況允許容缺先行辦理,對因疫情影響的食品、特種設備等許可換證,允許疫情解除后一定時間內重新辦理;對部分低風險食品、工業產品等試行“先證后審”的告知承諾制。加大“減證放權”工作力度。將合伙企業直冠“廣西”企業名稱核準權下放至市、縣(區),同時對我區后置審批事項進行動態調整,方便企業登記注冊。提升開辦企業整體效能。推動企業開辦“一個平臺,一次登錄,一次受理,一窗登記,一套材料,七個事項”、0.5個工作日完成,以“廣西速度”全力支持干事創業,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以問題為導向,加大商事制度改革力度。深化企業名稱登記改革。以企業需求和便利化為導向,提升系統輔助提示和智能化匹配水平,進一步放寬名稱限制,向社會開放全區企業名稱庫,全面實行企業名稱自主核準,盤活釋放我區名稱資源,截止今年6月30日,全區通過名稱自主申報系統完成企業名稱登記19.39萬戶,同比增長196.98%。實施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改革。在總結南寧、貴港、北海推行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申報承諾制改革試點經驗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在自貿試驗區、防城港及玉林等地開展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申報承諾制改革試點;順應眾創空間等孵化平臺的發展,廣西中馬欽州產業園區試行集群登記、工位注冊等登記方式,充分發揮智慧產業園、平臺經濟園工位集群等優勢,解決市場主體落戶的主要堵點問題,園區個體工商戶猛增7.5萬多戶,同比增長250倍。在全區推行經營范圍登記規范化改革。經營范圍申報由登記敘述文字優化調整為規范化表述條目,將經營范圍登記方式由“寫作文”優化為“選條目”,申請人只需通過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業務系統,通過關鍵字查詢、選擇符合需求的規范條目,在營業執照登記時自主勾選規范條目,即可快速完成經營范圍的填寫和登記,更大限度的為申請人開辦企業提供便利。深化市場主體注銷便利化改革。完善企業注銷“一網”服務功能,實現多部門并行辦理,切實解決市場主體“退出難”問題,企業注銷登記時間壓縮到1個工作日內,促進企業“新陳代謝”。
以落實內外資同等對待為抓手,促進外資企業持續發展。全面落實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做好新的外商報告制度登記系統的改造升級工作,由信息報告制代替逐案審批(備案)制,實現外商投資企業直接到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設立、變更登記。企業開辦時間實現內外資同步至0.5個工作日內完成,并將信息推送給有關部門。截至6月30日,廣西外商投資企業新增229家,注冊資金突破40億元,新增外資就業崗位5872 個。
一系列措施的實施落地,確保了廣西市場主體穩步、快速增長。6月5日,自治區市場監管局政務服務窗口在自治區政務服務中心首席代表會議上介紹了服務企業、促進市場主體發展的經驗做法。
據統計,截至2020年6月30日,廣西市場主體總計337.36萬戶,同比增長15.31%。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