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標準護航,發揮標準的支撐保障作用。“從勞保品轉產醫用隔離衣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沒有經驗沒有標準”天峨長安制衣公司負責人介紹到。針對市內多家企業在投產轉產面臨實際困難和標準需求,該局迅速組織標準化業務人員,深入現場指導河池市金興化工公司、宜州嘉元醫療器械公司、宜州科銘建材公司、巴馬水鄉印象民族服飾公司、巴馬老巴根養生公司等6家企業完成一次性隔離服、一次性防護口罩、84消毒水等5類企業產品標準編制發布。并協助企業聯系檢測機構提供產品出廠和型式檢驗服務,為產品盡快上市掃清障礙。同時加強與自治區標準院物品編碼業務聯系,啟動24小時快速響應,及時指導企業申辦物品編碼續展、變更等手續。目前,已幫扶轄區三家企業轉產具備口罩和隔離服的生產能力投產生產
二是計量助力,主動及時為復工復產企業提供計量服務,免費為相關企業提供計量器具檢定,積極為疫情物資生產企業開通綠色通道,為園區內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實驗室設備計量檢定和校準等服務,幫助企業做好內部計量核準,保證計量準確,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并通過特企特策,開展精準計量幫扶服務,為河池市欣綠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解決紅外線測溫儀計量器具配備困難,為該公司順利生產提供了計量保障。截止目前完成對全市106臺紅外線測溫儀數值進行檢測校準。并為復工復產企業免費檢定計量器具165臺,涉及燃氣表、壓力表、加油機、天平等各類計量器具。
三是審批施策,啟動藥品和醫療器械應急備案程序,對疫情防控所需的藥品醫療器械經營和生產備案等審批采取特殊辦理程序開通緊急綠色通道。為確保復工企業產品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生產和投入使用,該局行政許可、藥械監督管理等業務負責人提前介入,主動對接,特事特辦,在疫情期間以容缺受理方式,依規快速審批。日前全市已緊急審批發放各類藥品、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11本,持續滿足醫療防護品生產企業需要。
四是服務聯控,推動餐飲企業復產復工。積極出臺《支持企業復產二十一條措施》作好餐飲服務單位復工前食品安全準備,及已開業的餐飲店做好消毒和二維碼進出等服務工作,加強企業復工前、后兩階段檢查。同時啟動疫情防控食品安全應急預案,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抽查,督促保障復工復產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截止日前,河池市市場局已幫扶引導食品生產企業復產140家,復產率52.63%,規模以上企業復產14家,復產率82.35%,其中僅金城江城區餐飲店復工約260家。并已完成食品專項監督抽樣130批次。
桂林注冊公司,桂林代辦營業執照,桂林代理記賬、桂林代辦公司、代辦公司注冊、變更、注銷、稅收籌劃、代辦各類許可證書、法律咨詢服務、會計服務。
客戶的滿意就是我們的服務標準!
桂林廣澤財務